用電設備節約與改善

用電設備節約與改善

電力系統的節能措施與策略,可以從提高效率、優化管理、智慧化應用及推動替代能源等方面著手。提高效率包括汰換老舊設備、提升馬達效率、改善空調與照明系統等;優化管理涵蓋智慧化控制、功率因數調整、變壓器負載均衡等;智慧化應用可藉由數據分析、遠端監控等技術來精準管理用電;而推動替代能源則包括發展再生能源、改善供電結構等。

一、節能效益評估

(一)負載管理

電力監控節能技術運用於負載管理之重點在於抑低尖峰負載量,評估效益之方法,大都採用工程法以實際現場量測值作為計算之依據。其評估指標略述如下:

  • 1.抑低尖峰負載量:計算因實施電力監控,比較原來尖峰負載容量值(kW)與實施後之尖峰負載容量值(kW),其差距為所抑低尖峰負載量
  • 2. 負載率改善分析 負載率為平均負載與尖峰負載之比,負載率越高表示設備使用率高,尖峰負載與離峰負載差距小,可使用電成本大幅減少,比較實施前後之負載率
  • 3.負載曲線變化分析 由於用戶用電負載係隨時變動,因之可以繪製負載曲線圖,比較實施前後之負載曲線變化情形,評估其績效
  • 4. 成本效益分析
    (1) 益本比>1 益本比是利益與成本比較,利益為減少之電費支出,成本則為因實施電力監控所支付之設備、人力等成本,益本比要大於1才有投資之價值
    (2) 投資回收年限 益本比要大於1後再計算投資回收年限,回收年限越短越值得投資
(二)節約用電

實施電力監控計畫方案所獲得節約用電之效益評估方法,一般可按廠內用電之功能別,分成幾個系統依節能工作項目個別評估,再彙總整廠之效益,例舉如下:

  • 1. 電力系統:電力系統改善項目如變壓器負載率提升、功率因數提高、高效率變壓器或馬達更新等
  • 2.照明系統:照明系統改善項目如照明控制、更換高效率燈具等
  • 3. 空調系統:空調系統改善項目如空調主機操作、運轉模式改善、空調風箱操作、運轉模式改善、溫控操作方式改善、冰水主機效率提升等
  • 4. 空壓系統:空壓系統改善項目如空壓機操作、運轉模式改善、漏氣偵測改善、空壓機效率提升等
  • 5. 公共設施:公共設施改善項目如公共區域照明控制、停車場排風控制等